点击▼▼▼▼“网盘下载”▼▼▼▼
保存到网盘观看,不保存只能试看2分钟哦!
资源有问题?点此反馈
你能想象吗?一个靠坑蒙拐骗混迹厨圈的 “假大师”,一觉醒来不仅成了全网唾骂的骗子,还被绑定了一个能赋予神级厨艺的系统。这场从地狱到天堂的穿越,成了《以前我是骗子但现在叫我厨神》最抓人的开端。当江舟揉着发痛的太阳穴,看着手机里 “黑心骗子收高额学费却教不出真本事” 的热搜时,他大概从未想过,自己的人生会以这样荒诞的方式,与 “厨神” 二字死死绑定。
穿越后的江舟,接手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。原主靠着一张俊脸和 “神秘厨神” 的人设,收了一群徒弟的高额学费,却只教些花架子就让他们出师开店。如今徒弟们的饭店个个被骂上热搜 —— 糖醋排骨上撒棉花糖、价格虚高味道寡淡,网友的唾沫星子几乎要把 “江舟” 这两个字淹没。“经营餐馆根本赚不了大钱,通过赢得评委的青睐成为厨神,才是我致富的秘诀”,原主的念头像根刺,扎得江舟头皮发麻。
就在他对着 “穿越回去” 的祈祷快要绝望时,脑海里突然响起机械音:“穿越金手指已到账,厨神系统绑定成功,获得神级厨艺技能。” 那一刻,江舟几乎要笑出声 —— 老天爷果然没抛弃他。但系统不是万能的,原主的烂名声还在,节目组的橄榄枝就递了过来。导演林夏带着节目策划找上门时,江舟心里门儿清:“如果不是系统绑定,仅凭原身那点厨艺,很快就会被人识破。”
可他没选择逃避。面对节目组想利用他名声赚热度的小心思,江舟挺直了腰杆:“我希望我们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合作,我会展现真正的厨艺,但请尊重我的创作。” 这是他作为 “新江舟” 的第一次宣战,既是对节目组的,也是对过去那个骗子的。
节目直播成了江舟的第一块试金石。镜头刚打开,弹幕就炸开了锅:“都被爆出来了还敢上节目,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”“收了上百万学费就教出这水平?”江舟没急着辩解,只是淡淡说:“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,我的厨艺如何,接下来大家都可以看得到。”
他的第一道菜,是给徒弟文森做的丸子汤。当那股 “提纯般的肉香融合着大料与酱油的醇厚” 飘出时,文森喝着汤红了眼眶:“师父,我从没喝过这么好喝的丸子汤。” 而真正的高潮,是那道 “雪山糖醋排骨”。面对徒弟店里被吐槽 “花哨难吃” 的同款菜,江舟重新改良:排骨焯水必撇血沫,捞起用温水冲洗避免肉质老硬,糖醋汁的比例精确到 “多一分则甜腻,少一分则寡淡”。
当工作人员将做好的排骨端给路人试吃时,质疑声渐渐变成了惊叹。“酸甜比例恰到好处,外壳焦脆里肉脱骨”“这香味里还带着一丝酒香,太绝了”…… 直播间的音浪从几百飙升到几千,弹幕里的 “骗子” 二字,慢慢被 “厨神” 取代。江舟看着屏幕,默默握紧了锅铲 —— 这一次,他要靠自己的手,把 “骗子” 的标签彻底撕下来。
江舟的逆袭,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。他那些被原主教歪了的徒弟,成了他证明自己的另一条线索。
徒弟文森的 “汇香宴” 靠着花哨菜名唬人,江舟进店第一件事就是劈头盖脸的批评:“排骨焯水不撇血沫,腥味能不重吗?”“捞出来用冷水洗,肉质能不硬吗?” 骂归骂,他还是手把手教文森重新做菜,“做菜不是搞噱头,没有扎实的基本功,就想创新,那是空中楼阁”。当文森学着把棉花糖从糖醋排骨上撤下,专注于火候与调味时,店里的回头客渐渐多了起来。
徒弟刘大富的 “好再来饭店” 靠着 “不好吃免单” 和美女服务员撑场面,自己做的 “虾爆黄鳝” 却浓盐赤酱,土腥味重得下不了口。江舟没给他留面子,当着镜头就指出:“黄鳝要养到吐净泥土气,血没放干净就下锅,能不腥吗?” 他亲自示范,用啤酒调面糊去腥,教刘大富“薄糊挂匀,外脆里嫩” 的秘诀。当改良后的虾爆黄鳝被试吃员抢着吃时,刘大富红着脸说:“师父,我以前总想着走捷径,现在才懂,好吃才是硬道理。”
还有开自助餐厅的杨若离,仗着装修豪华收高价,却给客人吃拼接肉。江舟一句话点醒他:“火锅底料不是堆鸡精,蔬菜、菌菇、海鲜的鲜香融在一起,才是真鲜。” 他随手加的几颗青花椒、几片生姜,就让原本寡淡的骨汤变得层次丰富。当有人闹事质疑 “直播造假”,却在尝到改良后的火锅后红着脸道歉时,杨若离终于明白:“师父教的不只是做菜,是做事的良心。”
从齐潇然的牛肉锅子到董高达的蛋炒饭,江舟对每个徒弟都严格得近乎苛刻,却又在他们犯错时耐心指导。“师父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”,他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,可谁都看得出,他比谁都希望这些徒弟能真正扛起 “厨神弟子” 的名声。
整部剧里,江舟的金句总能精准戳中人心。面对想走后门上节目的徒弟,他硬气回绝:“探店是随机的,想走后门?休怪我翻脸不认人。” 教导徒弟时,他强调:“优质的食材,用最简单的方法也能做出美味”;回应网友质疑时,他坦然应对:“别人说什么不重要,我的锅铲会证明一切。”
这些话里藏着的,是江舟对 “厨神” 二字的理解 —— 它不是靠炒作和人设堆出来的虚名,而是锅碗瓢盆里熬出来的真功夫。就像他给董高达指导蛋炒饭时说的:“用猪油炒,自带香味;鸡蛋要搅匀再下锅,葱花葱白分开切…… 细节做到了,平凡的炒饭也能成招牌。”
当最后一群曾经质疑他的徒弟,捧着学费跪求 “再授厨艺” 时,江舟的眼神软了。他说:“以前是我教得不力,现在重新来。但记住,这一次再学不会,我就把你们逐出师门。” 那一刻,没人再把他当骗子。他的严格里藏着期待,他的厨艺里裹着真诚,就像那些被他改良过的菜肴,热辣辣、香喷喷,骗不了人的味蕾。
结局里,江舟站在聚光灯下,接过 “年度厨神” 的奖杯。台下是他的徒弟们,他们的饭店早已摆脱差评,成了食客打卡的热门地;屏幕上是网友的祝福:“以前错怪你了,江厨神实至名归!”江舟举起奖杯,笑着说:“其实我没什么特别的,只是明白 ——好吃的菜,会自己说话。”
这场从骗子到厨神的逆袭,哪是什么系统的功劳?不过是一个人在绝境里抓住了机会,用真心对待每一把锅铲、每一份食材,最终让美味替自己正名。就像生活里的我们,谁没犯过错、跌过跤?但只要愿意踏实下来,从细节做起,哪怕是蛋炒饭这样的平凡小事,也能做出属于自己的精彩。
毕竟,美味从不骗人,努力也从不辜负用心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