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▼▼▼▼“网盘下载”▼▼▼▼
保存到网盘观看,不保存只能试看2分钟哦!
资源有问题?点此反馈
当张川在醉意中喊出 “春华” 的名字时,没人知道这个被酒精麻痹的男人心里装着怎样的悔恨。十几年前,他嗜赌成性,将家里的钱输得一干二净,甚至要把五岁的女儿安安卖给别人做童养媳。妻子春华带着安安在暴雨夜逃离,却被泥石流吞噬 —— 这成了张川后半辈子无法挣脱的噩梦。直到意识模糊间,他回到了 1985 年 4 月 17 日,那个春华带着安安离开的清晨。这一次,他攥紧拳头,眼底是从未有过的坚定:“这一世,我绝不会再让你们离开。”
1985 年的雨,和十几年前一样冰冷刺骨。张川冲出老房子时,耳边还回响着春华带着哭腔的控诉:“你每次都说会改,可我等到的只有失望。” 他疯了一样冲向山路,雨水混着泪水模糊了视线 —— 上一世,就是这条路,让他永远失去了妻女。
“春华!安安!” 他嘶吼着,在泥泞中摔倒又爬起。当看到春华护着安安站在悬崖边,身后是即将坍塌的山体时,张川心脏骤停。他扑过去将母女俩护在身下,任凭碎石划破手掌:“对不起,以前是我混蛋。” 为了证明自己戒赌的决心,他举着石头就要砸向自己的手,被春华死死拦住。“你说的是真的?” 她的声音颤抖,眼里却有了一丝松动。张川望着女儿安安怯生生的眼神,那句 “爸爸以后再也不赌了”,重若千钧。
可命运的考验并未结束。家里一粒米都没有,安安饿极了误食有毒的马桑果,急需进口抗生素救命。一支五十元的价格,像座大山压垮了春华。张川攥着空荡荡的口袋,第一次尝到绝望的滋味 —— 上一世,他就是因为舍不得父亲留给他的梅花牌手表,耽误了安安的治疗。这一次,他狂奔到王麻子家,将手表狠狠拍在桌上:“赌债一笔勾销,我只要我女儿活着。”
为了凑齐医药费,张川盯上了镇上姑娘们追捧的 “港城时髦”。他向裁缝铺老板赊来碎布头,连夜做成带蝴蝶结的发卡,蹲在集市上叫卖:“港城最新款,两块钱一个!” 姑娘们蜂拥而上,一天就赚了一百七十多块。当他把钱拍在医院收费处时,春华看着他满是针眼的手指,红了眼眶:“这些钱,真是你做发卡挣来的?”
张川知道,光靠发卡救不了家。他瞅准八零年代服装市场的空白,劝说春华和他一起 “搞事业”。他赊来裁缝铺滞销的老款衣服,让春华改出荷叶边、喇叭袖,摇身一变成 “港城时兴货”。在镇上摆摊时,他喊得声嘶力竭:“比港城货还好看,穿去学校保证没人敢小瞧!” 果然,学生们争相购买,二十多件衣服一下午售罄,净赚三百多块 —— 这相当于春华在纺织厂四个月的工资。
可麻烦也随之而来。纺织厂厂长孙永恒见张川生意红火,不仅调戏春华,还派人砸他的店。张川挡在春华身前,一拳砸在孙永恒脸上:“敢动我老婆,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!” 他知道,八零年代的机会,从来都属于敢拼的人。
一次偶然,张川遇见了从港城来的投资商王志贤。他看着这位日后会因 “三英战吕布” 丑闻身败名裂的老板,直言不讳:“您最近要对女人谨慎些,不然会有性命之忧。” 王志贤半信半疑,却在躲过一劫后专程找到张川:“你要什么?” 张川的回答石破天惊:“我要二十万,开纺织厂。一年后还你五十万。”
没人相信一个 former 赌徒能办厂,可张川用行动证明了自己。他请村里会踩缝纫机的宋秀莲、孙莹做工人,让懂港城潮流的小曼当设计师,甚至把孙永恒滞销的两千件衣服低价买下,改款后卖到全国各地。当他带着 “川字服装” 进驻百货商场时,曾经嘲笑他 “穷酸” 的门卫,早已点头哈腰:“张总,您里面请!”
孙永恒不甘心,派人造谣张川的衣服 “绊倒人”,却被张川当场揭穿 —— 他早就给衣服印上了专属商标。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” 张川举起两件衣服对比,“我的裤腿是精心设计的,而这件,是仿冒品!” 人群里爆发出掌声,他趁机宣布:“今天全场八折!” 生意反而更火了。
张川最在意的,始终是家人。当安安在学校被诬陷偷削笔刀时,他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冲进教室,将女儿护在怀里:“我女儿说没偷,就没偷!” 他逼着诬陷者道歉,转身却蹲下来对安安说:“爸爸以前对不起你,以后再也不会了。” 安安抱着他的脖子哭:“爸爸,我相信你。”
春华看着丈夫从赌徒变成有担当的男人,看着家里从漏雨的土房变成县城的新房,终于放下了心结。“张川,” 她摸着微微隆起的小腹,“我想给安安生个弟弟。” 张川把她拥进怀里,窗外是八零年代的阳光,温暖得像他们的未来。
“没有什么,是比家人更重要的。” 张川卖掉父亲留给他的手表时,字字泣血。
“这是最好的年代,只要付出劳动,怎么都能挣到钱。” 他蹲在集市卖发卡时,眼里闪着对未来的憧憬。
“你是我女儿,我不相信你,还能相信别人?” 面对安安被诬陷,张川的维护掷地有声。
“男人有钱就变坏?我偏要让他们看看,什么叫责任。” 春华看着张川把赚来的钱分给村民时,轻声说。
《人在八零撞桃花》里,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,只有一个男人在时代里的挣扎与成长。张川的重生,不仅是为了弥补遗憾,更是为了证明:无论身处哪个年代,能抓住幸福的,永远是那些敢认错、肯奋斗、懂珍惜的人。就像八零年代的春风,吹绿了田野,也吹暖了每一个愿意向前看的心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