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▼▼▼▼“网盘下载”▼▼▼▼
保存到网盘观看,不保存只能试看2分钟哦!
资源有问题?点此反馈
陈远站在倒闭的公司门口,风卷着落叶打在他脸上,像在嘲笑他的狼狈。值钱的设备早被搬空,只剩几张破桌椅在空旷的办公室里摇晃,一如他此刻的心跳 —— 家里有沈晓静和刚上幼儿园的双胞胎冬冬、霜霜等着吃饭,他这个 “顶梁柱”,突然成了家里的 “隐患”。
找工作的日子比想象中更难。“33 岁?”HR 的眼神像扫描仪,“我们要能熬夜加班的年轻人。” 一次次被拒后,陈远躲在楼道里抽烟,烟蒂烫到手才惊觉 —— 他连沮丧的时间都没有。回家路上,他攥着口袋里仅有的几十块钱,脑子里反复响着一句话:“人到中年,失业不是失去工作,是失去了说‘我还行’的底气。”
推开家门时,沈晓静正哄孩子睡觉,桌上摆着简单的两菜一汤。“回来了?” 她抬头笑了笑,眼里没问 “工作找得怎么样”,只说 “给你留了热饭”。那一刻,陈远喉咙发紧 —— 他没说公司倒闭,没说被年龄嫌弃,只从口袋里摸出白天给人剪视频赚的 150 元和改简历得的 100 元,声音发颤:“今天赚的,够买两天菜了。”
沈晓静接过钱,指尖触到他冰凉的手,轻声说:“没事,慢慢来。” 可陈远知道,“慢慢来” 三个字,是她藏起的焦虑。那晚,他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,满脑子都是 “顶梁柱” 三个字。突然,脑海里响起机械音:“检测到宿主正式失业,自由职业养家系统绑定成功 —— 你的每一分自由职业收入,都有额外奖励。”
他以为是幻觉,直到凌晨抱着试试的心态做了个下载 APP 的兼职,10 分钟赚了 2 元,系统立刻奖励 12 元。看着手机到账的 14 元,陈远捂住嘴,眼泪差点掉下来 ——“绝境里的光,哪怕只有一丝,也能让人拼了命往前跑。”
陈远没告诉沈晓静系统的事,他想先给她一个惊喜。第二天一早,他决定从跑滴滴开始。第一单三公里,车费 10 元,为了赶时间拿系统奖励,他压着限速跑,吓得乘客连连喊 “慢点”。五分钟到目的地时,系统提示 “奖励 120 元”,他握着方向盘笑出了声 —— 这钱,比坐办公室时一小时赚得多。
可自由职业的苦,从不藏着掖着。朋友徐广仲开人力资源公司,撞见他跑滴滴,抛来橄榄枝:“月薪 12000,五险一金,来我这干。” 陈远摇摇头:“我想试试日结。” 徐广仲骂他 “死倔”,却还是介绍了 “扛楼” 的活 —— 装修旺季扛材料,一天 10 小时赚六七百。
陈远从没干过体力活。第一次扛 70 多斤的材料,袋子往肩上一压,他差点跪下去。汗水浸透衣服,肩膀磨得火辣辣,可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:“多跑一趟,孩子的奶粉钱就多一分;多扛一袋,老婆就能少累一点。” 田叔是带他的老师傅,一开始担心他 “坐办公室的身子骨扛不住”,后来看着他咬着牙跟上节奏,忍不住叹气:“现在的年轻人,为了家是真敢拼。”
那天收工,陈远赚了 700 元,系统奖励 1080 元,到手 2160 元。他买了沈晓静爱吃的车厘子和生蚝,回家时冬冬扑上来问:“爸爸,你今天累吗?” 他抱起孩子笑:“看到你们,就不累了。” 可转身给孩子洗袜子时,他才发现手上磨出了好几个血泡。
扛楼的活因为效率太高 “被干没了”,陈远跟着田叔去冷库卸冷冻货。零下十几度的仓库里,他和几个临时工搬着冻得硬邦邦的猪蹄、牛肚,手指冻得通红。可他心里是热的 —— 这里按吨算钱,30 元一吨,系统奖励翻倍,一天能赚 3000 多。
生活的考验从不止于赚钱。冬冬在幼儿园为了护着姐姐霜霜,把总欺负人的同学打流了鼻血。对方家长在群里撒泼,陈远给她打电话时,语气平静却硬气:“你儿子长期欺负我女儿,这是霸凌。要么道歉转学,要么咱就让全网评评理。” 挂了电话,他摸着冬冬的头说:“保护姐姐没错,但下次别动手,爸爸教你更聪明的办法。”
沈晓静看着他一身寒气回家,眼里藏着心疼:“要不,咱还是回老家吧?” 陈远握住她的手:“再给我点时间,年前赚够 10 万,咱就留在滨城;赚不够,我跟你回县城,孩子我接,饭我做。” 他没说的是,系统奖励让他离目标越来越近,可更重要的是,他在自由职业里找到了底气 ——“不是非得在格子间里才算成功,能靠自己双手让家安稳,就是本事。”
期间,他帮一个男人装监控,对方絮絮叨叨说 “赚的钱全给她,她还是不知足”。陈远一边调试设备一边说:“这世上哪有什么‘理所当然’?你对她好是情分,她不懂珍惜是本分。但你得记住,别为不值得的人,毁了自己的日子。” 后来才知道,那男人是为了离婚时留证据,陈远拿了安装费,却忍不住多嘴:“想想父母,别做傻事。”
徐广仲突然带了个小女孩出现,说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欣欣。“以前觉得家产重要,看到她递苹果给我的样子,才明白血浓于水。” 陈远看着徐广仲笨拙地给欣欣擦嘴,突然想起自己刚失业时,徐广仲说 “来我这干,工资你定” 的样子 —— 朋友从不是锦上添花,而是你落难时,愿意拉你一把的人。
丁亮的离婚,却让陈远更懂 “珍惜”。丁亮是事业编,对老婆百依百顺,最后还是被 “没用”“瞎了眼” 的骂声逼到离婚。签协议那天,他看着女儿苗苗的笑脸突然想通:“我留恋的不是她,是孩子。” 陈远陪他喝酒时,他说:“以前总怕离婚对不起孩子,现在才懂,不幸福的家,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。”
那天晚上,陈远回家抱着沈晓静说:“谢谢你从没嫌我没本事。” 她拍着他的背笑:“你对我好,对孩子好,这就够了。” 他突然明白,“日子好不好,不在钱多钱少,在两个人是不是一条心;家稳不稳,不在房子多大,在有人愿意和你共渡难关。”
装监控的男人后来转来 2000 元答谢费,说 “你帮我保住了后半辈子”;冷库的老板留他长期干,说 “你这样的踏实人,去哪都抢手”;徐广仲约他过年去马尔代夫,说 “费用我包,就当庆祝你‘逆袭’”。
一个月后,陈远看着银行卡里接近 50 万的余额,突然愣住 —— 这是他以前一年的工资。他给沈晓静转了 6000 元,说 “接私活赚的”,她笑着收下,却偷偷给婆婆打电话:“妈,陈远最近挺顺的,你们别担心。”
那天晚上,一家四口坐在沙发上拼拼图,冬冬问:“爸爸,你以后还会去冷库干活吗?” 陈远摸摸他的头:“只要你们好好的,爸爸干什么都愿意。” 霜霜举起画纸:“爸爸,我画了大公鸡,比奶奶家的还肥!” 沈晓静笑着递过来一杯水:“别累着,钱够花就行。”
窗外的月光洒进来,陈远看着眼前的一切,突然懂了:系统是意外,可支撑他走下去的,从来不是那笔额外奖励。是沈晓静那句 “慢慢来” 的信任,是孩子扑进怀里的温度,是自己肩上 “顶梁柱” 的重量。“中年人的逆袭,从来不是突然暴富的神话,是把‘我不行’熬成‘我能行’,把‘撑不住’变成‘我来扛’。”
《而立之年失业觉醒自由职业系统》里,没有惊天动地的传奇,只有一个普通男人在生活里摸爬滚打的真实。陈远的故事告诉我们:失业不可怕,年龄不是坎,只要心里有家,手里有劲儿,哪怕从最苦的活干起,也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毕竟,“生活给你的刁难,都是为了让你在翻盘时,更懂珍惜每一分甜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