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▼▼▼▼“网盘下载”▼▼▼▼
保存到网盘观看,不保存只能试看2分钟哦!
资源有问题?点此反馈
当利刃刺穿胸膛的那一刻,闻星落以为此生终是成了父兄权谋路上的垫脚石。她用半生心血浇灌的 “亲情”,到头来不过是一场养虎为患的笑话。可命运偏要给她一次重来的机会,回到父母和离的节点,这一次,她攥紧拳头 —— 那些亏欠她的,她要一一讨回;那些不属于她的 “温情”,她半分不稀罕。重生的棋局已然铺开,她既是执棋者,亦是破局人。
《嫡女重生,夺回所爱》的故事,要从那场淬着血的背叛说起。
前世的闻星落,是闻家最 “懂事” 的女儿。为了父兄的前程,她三拜九叩请大儒辅导大哥闻如风,帮二哥闻如云谈成一笔笔生意,送三哥闻如雷进军营磨本事,更给父亲闻青松献计献策,助他从一介小吏爬到县令之位。她以为血浓于水,却没料到,当太子妃的位置摆在眼前时,父兄竟要杀了她,让同父异母的妹妹闻月引取而代之。“若有来生,定不会再养虎为患”,带着这声泣血的诅咒,她咽下了最后一口气。
再次睁眼,闻星落发现自己回到了十四岁 —— 父母刚和离,她正站在人生的岔路口。前世她选了跟随父亲,换来的是半生付出一场空;这一世,她看着闻月引眼中同样闪过的 “重生” 微光,毅然转身:“我随母亲去王府。” 她倒要看看,没了她的帮扶,闻家父兄还能凭什么 “平步青云”?
镇北王府的门槛,比闻星落想象中温暖。老太妃并非传闻中那般刻薄,初见便拉着她问 “小姑娘该怎么养”,还特意为她争取到白鹤书院的名额 —— 那是西南最好的书院,是前世的她连想都不敢想的求学之地。在这里,她第一次感受到 “被疼惜” 的滋味,老太妃握着她的手说 “该叫我祖母了”,那一刻,闻星落冰封的心湖,悄悄漾开了一丝涟漪。
可王府的日子,并非全是坦途。镇北王世子谢观澜,便是第一道难跨的坎。初见时,他在老太妃面前温良谦恭,转身却用疏离的语气提醒她 “谢某姓谢,这里何来你的阿兄”。那眼神里的审视与防备,像一把淬了冰的刀,让闻星落暗自警醒:“此人日后需小心应对。”
彼时的她还不知道,这道 “冰山”,会在日后的纠缠里,成为她最坚实的依靠。
进了白鹤书院的闻星落,终于有了静心读书的机会。可闻家兄妹怎会让她安生?大哥闻如风带着二哥、三哥找上门,理直气壮地让她把书院名额让给闻月引:“你自幼就没月引聪明,读书也是白费。” 前世的闻星落或许会含泪答应,可现在的她,只淡淡一笑,编了个 “太妃额外给了名额,三位哥哥谁去” 的谎,便让三兄弟为了 “机会” 争得面红耳赤。
这便是她学会的第一课:对付贪婪的人,不必硬碰硬,只需给他们一个 “争抢” 的由头,自会狗咬狗。就像网上常说的 “人性的弱点,从来都藏在‘想要’里”,闻星落深谙此道。
真正让闻星落与闻家彻底撕开脸皮的,是金味斋的那场意外。她记得前世谢拾安 —— 镇北王府三公子,就是在这日被坍塌的酒楼砸断双腿,沦为废人。这一世,她提前赶到金味斋,看着那根歪斜的横梁,冷不丁问掌柜:“上个月雨大,不少屋子塌了,你们这楼多久没修了?” 掌柜支支吾吾说 “三年”,她当即让谢拾安清场检修。
刚走出酒楼,身后便传来横梁坍塌的巨响。谢拾安看着烟尘弥漫的废墟,再看看一脸平静的闻星落,突然红了脸:“从今天起,你就是小爷罩着的人!” 这个像 “被喂了骨头就真心实意” 的少年,成了她在王府第一个真正接纳的 “家人”。
可闻家兄妹的刁难从未停止。在书院门口,他们嘲讽她考了倒数第一,逼她给闻月引洗衣裳;在街市上,闻如雷抢她的东西,还理直气壮地说 “给我洗衣是你的福气”。这一次,谢拾安直接挡在她身前:“我妹妹的东西,也是你们能碰的?” 闻星落看着为自己出头的少年,突然明白:真正的家人,从不会让你委曲求全。就像那句老话 “爱你的人,会把你护在羽翼下;不爱你的人,只把你当垫脚石”,她终于不用再自欺欺人。
随着与王府众人的相处渐深,闻星落发现,镇北王府的 “复杂”,和她想象中完全不同。老太妃嘴上说着 “娇养才好”,却会在她收礼时提醒 “别让孩子有负担”;谢拾安看似莽撞,却会在她被闻家刁难时第一个站出来;就连最疏离的谢观澜,也会在她被诬陷 “代笔” 时,淡淡一句 “闻二姑娘的画,是谢某亲自教授”,便替她解了围。
尤其是谢观澜,这个一开始对她充满戒备的世子爷,总在不经意间打破她的预设。他教她写字,让她先画梅花练 “风骨”,却说 “你的字空有形而无意”;他在她被闻家兄长当众羞辱时,冷着脸下令 “将闻如风、闻月引从书院除名”,理由是 “欺负我妹妹,就得付出代价”。闻星落看着他紧绷的侧脸,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—— 原来这世间,真有 “护短” 到不讲道理的人。
闻月引的重生,是闻星落最大的变数。这个前世未曾留在闻家的妹妹,这一世步步紧逼:在老太妃寿宴上抢着献舞,试图夺走她的风头;在李老将军拜师宴上,想抢走本该属于谢拾安的机缘;甚至在洪涝来临前,和闻如云偷偷囤积粮食,想趁灾发财。
闻星落看着闻月引那张 “无辜” 的脸,只觉得讽刺。她早已通过慈云寺的小和尚,向谢观澜透露了 “七月七,淋潦急” 的童谣 —— 暗示蜀郡将有洪涝。谢观澜当即调粮、挖渠,做好了万全准备。而闻家兄妹的 “发财梦”,最终成了泡影:谢观澜以 “哄抬物价” 为由,将闻如云、闻如雷打入大牢,连父亲闻青松也因 “知法犯法” 被革去官职。
“垃圾的喜欢,不值一提。” 闻星落站在牢门外,看着里面痛哭流涕的父兄,轻声说出这句话。前世她渴求的 “父爱兄友”,如今看来不过是廉价的枷锁。她要的,从来不是依附谁的 “喜欢”,而是自己站稳脚跟的底气。
与谢观澜的感情,是这场重生里最意外的收获。从最初的 “此人需小心应对”,到后来的 “他怎么突然护着我”,再到那场惊心动魄的阁楼爆炸 —— 谢观澜在火场里将她紧紧护在怀里,她听见自己擂鼓般的心跳。
谢观澜总说她 “诡计多端”,却会在她被谢厌臣(镇北王二公子,性格古怪)调侃时,不动声色地把她拉到身后;他嘴上嫌弃她送的靴子 “粗制滥造”,却日日穿着,直到鞋底磨破;他在祖母提起 “相亲” 时,看似无意地说 “陈家世子对她不熟络”,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。
就像网上说的 “喜欢是藏不住的,哪怕嘴巴不说,眼睛也会泄密”,谢观澜的心意,早就在一次次的 “管束” 与 “维护” 里,昭然若揭。
当闻家彻底垮台,当洪涝之灾平安度过,谢观澜在老太妃面前,第一次红了耳根:“祖母,我要娶星落为妻。” 闻星落看着他,想起前世临死前的绝望,想起重生初的忐忑,突然笑了 —— 这一世,她不仅夺回了被偷走的人生,更遇到了那个会把 “护她” 刻进骨子里的人。
老太妃终究是疼他们的,给了他们一年的考验期。这一年里,谢观澜教她权谋,她陪他处理政务;谢拾安喊她 “小嫂子”,谢厌臣也难得收起了古怪脾气;她的字终于挂进了羲和廊,谢观澜站在字幅前,轻声说 “比我的好”。
闻月引最终疯了。她想不通,为什么重活一世,她还是输给了闻星落。其实答案很简单:闻星落的重生,是为了挣脱束缚;而闻月引的重生,不过是想复制别人的人生。前者为自己而活,后者为 “比较” 而活,输赢早已注定。
故事的最后,闻星落穿着大红嫁衣,站在谢观澜身边。红烛摇曳里,她想起前世的血与泪,也想起这一世的挣扎与成长。她终究没有活成 “复仇机器”,而是在夺回一切的过程里,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—— 不是闻家的 “工具女”,不是王府的 “养女”,而是闻星落,是那个值得被爱,也懂得爱人的姑娘。
重生一场,她不仅夺回了 “所爱”,更夺回了 “自我”。这或许就是命运最温柔的馈赠:给你一次机会,让你明白,最好的 “逆袭”,从来都是活成自己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