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▼▼▼▼“网盘下载”▼▼▼▼
保存到网盘观看,不保存只能试看2分钟哦!
资源有问题?点此反馈
在权谋交织的大梁王朝,一场始于善意的收留,最终演变成撼动江山的闹剧。当底层流民披上不属于自己的华服,当贪婪的欲望吞噬最初的感恩,《假凤虚凰错江山》便在真与假、善与恶的撕扯中,揭开了人性最赤裸的真相 ——善良给错了人,便是纵恶;身份错位的狂欢,终究要以血泪收场。
雁门烽火连天,北蛮铁蹄踏碎了无数家园。逃难的人群中,柳翠带着弟弟柳湘、妹妹金玉,饿得眼冒金星,跪在县城包子铺前乞讨。恰逢大梁太子李承运巡查灾情,见三人可怜,不仅赠银解困,还递出太子府玉牌与亲笔信:“凭此去太子府,墨管家会安顿你们。” 彼时的李承运不会想到,这枚象征信任的玉牌,会成为日后刺向自己的利刃。
柳翠攥着玉牌踏入太子府时,朱漆大门后的鎏金梁柱晃花了她的眼。“太子殿下赠我玉牌,定是看上我了!” 她对着弟弟妹妹吹嘘,话音未落,便被守门侍卫拦下。可当墨管家看到那封亲笔信时,纵然满心疑虑,也只能按 “太子令” 将三人迎入府中。柳翠就此撕下难民的伪装,堂而皇之地以 “太子妃” 自居 —— 她大概忘了,李承运救人时说的是 “安顿”,而非 “册封”。
初入府的柳翠,像一只闯入锦缎堆的野雀,既兴奋又暴躁。见两个幕僚在偏厅饮酒议事,她指着鼻子怒斥:“太子府的奴才也敢偷懒?滚出去!” 幕僚是李承运倚重的左膀右臂,怎容得她放肆?可柳翠亮出太子玉牌,趾高气扬地宣称:“我的话,就是太子哥哥的话!” 墨管家急得跺脚:“这二位是能帮太子与晋王抗衡的大才啊!” 柳翠却嗤笑:“再大的才,也是奴才!” 最终,两位幕僚被她赶出门,太子府的智囊团,先折了一半。
贪婪的闸门一旦打开,便再难合上。柳翠偶然听闻府库要支一百万两白银买金疮药,供往边关,立刻眼睛发亮。“什么药要这么贵?” 她一把抢过药方,见 “血竭” 一味要八两银子,当即拍板:“用天泽香代替!一两银子就能买,能省七十万两!” 墨管家跪地苦劝:“天泽香药效差十倍,会害了边关将士啊!” 柳翠却转头对柳湘笑道:“你看,我多会为太子哥哥省钱?” 她不知道,那些即将被送上战场的金疮药,每一瓶都连着一条人命 —— 后来,边关传来消息,本可救活的五千将士,因药不对症,眼睁睁疼死在帐中。
而这,仅仅是开始。
军粮筹备时,柳翠又从 “灾民粥里有沙子” 得到 “灵感”:“往粮食里掺三成沙子,既能喂饱将士,又能省下海量粮食!” 墨管家气得浑身发抖:“前线将士拼尽全力守城,你怎能如此糟践他们?” 柳湘在一旁帮腔:“掺沙子又饿不死人,还能防他们浪费,多好!” 于是,当边关将士咬着带沙的干粮时,牙床磨出了血,心也跟着凉了 ——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,换来的竟是这般羞辱?
更荒唐的是军备。柳翠听闻军器局用百炼钢造箭镞,嫌 “太费钱”,硬是换成了生铁,还让柳湘找来一群乡下铁匠:“每月造十万支箭,给你们三十两银子!” 铁匠们哪懂锻造箭镞?将铁块融成铁水灌进模具,造出来的箭一拉就弯,射出去连蛮兵的皮甲都穿不透。张将军在城头看着蛮兵嘲讽 “大梁的箭是烧火棍”,气得心口发疼,却不知这 “烧火棍”,正是 “太子妃” 的 “功绩”。
柳翠的嚣张,甚至惹到了邻国。周国太子王渊为考察结盟事宜,亲自到访太子府,刚进门就被柳翠拦在石阶下:“太子哥哥岂是你想见就见的?” 王渊愣住:“你是?” 柳翠挺胸:“大梁太子妃!” 王渊失笑:“李承运眼光这么差?” 这话彻底激怒了柳翠,她一声令下:“把这周国细作拖进地牢!” 可怜王渊本是来谈援军的,反倒成了阶下囚,两国结盟的事,瞬间降到冰点。
李承运在边关得知家中变故时,正带伤作战。他日夜兼程赶回太子府,迎接他的不是嘘寒问暖,而是柳翠的 “邀功”:“我帮你赶跑了蛀虫,省了银子,还抓了细作!” 当他听到金疮药被换、军粮掺沙、箭矢劣质,气得一口血喷在地上,昏了过去。
昏迷期间,柳翠变本加厉。她扣下三千万两阵亡将士的抚恤金,对着前来讨要的家属恶语相向:“丈夫儿子都死了,留你们这些孤儿寡母有什么用?” 偏将军肖锋的父亲为护孙女,被她的人推搡致死;送密信的小丫头妙妙,只因传递了太子的消息,就被她扔进湖里淹死。李承运醒来后目睹这一切,指着柳翠说不出话,只能反复念着 “好… 贱…”—— 那是失望到极致的唾弃。
真相的揭开,来得惨烈却必然。墨管家联合被赶走的幕僚,设下 “瘟病” 之计,让李承运借机写下血书,引来救兵。当禁军包围太子府时,柳翠还在做着 “母仪天下” 的梦:“我是太子妃,你们敢动我?” 直到李承运冷冷说出 “她只是我救下的流民”,她才瘫软在地。
柳湘和金玉慌了神,把罪责全推给柳翠;柳翠又哭又闹:“我都是为了太子府!” 可李承运的眼神里再无半分温度:“你们用将士的命换银子,用忠良的血铺红毯,还敢说‘为了我’?” 最终,三人被发配宁古塔 —— 那片苦寒之地,没有绫罗绸缎,只有无尽的奴役,恰是对他们贪婪最好的惩罚。
而这场闹剧的幕后推手晋王,本想借柳翠搅乱太子府,坐收渔利,却没料到自己的阴谋也随之败露。圣旨传来时,他正在府中饮酒作乐,接过 “赐剑自裁” 的旨意,才明白:妄图踩着鲜血上位的人,终会被自己的鲜血淹没。
边关的硝烟渐渐平息,周国援军如约而至,蛮军被击退。李承运站在城楼上,看着夕阳染红的城墙,手中摩挲着那枚曾赠予柳翠的玉牌 —— 玉牌依旧光洁,却像在无声诉说:善良从不是错,但纵容贪婪,便是对善良最大的亵渎。那些因柳翠而死的将士、枉死的家属,终究成了他心头永远的痛。
《假凤虚凰错江山》的落幕,不是一个故事的结束,而是一面镜子的高悬。它照见了柳翠姐弟从感恩到贪婪的堕落,也照见了李承运“妇人之仁” 的代价,更照见了那句老话: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。当不属于自己的光环褪去,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欲望与毁灭 —— 这或许,就是对 “假凤虚凰” 最辛辣的讽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