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击▼▼▼▼“网盘下载”▼▼▼▼
保存到网盘观看,不保存只能试看2分钟哦!
资源有问题?点此反馈
在一个颠倒美丑的世界里,丑陋竟成了通行证,而真正的美丽却成了原罪。这部《戏说罗刹海市》以辛辣的笔触撕开世俗偏见的遮羞布,让我们跟着其貌不扬的马骥,踏上一段从江州府到罗刹海市的奇幻旅程 —— 那里的人长着马耳猪鼻、鸡冠头,却把相貌端正的他奉为 “极品美男”,这般光怪陆离的遭遇,藏着多少关于美丑定义的深刻叩问。
马骥的人生开局像一场被诅咒的闹剧。在江州府,他因 “脸比驴脸长,还长了个大黑痣” 成了公认的 “丑八怪”,相亲时被姑娘晓梅指着鼻子骂 “牛头马面”,连媒婆都私下嘀咕 “要不是收了介绍费,谁愿给这丑八怪说亲”。更伤人的是亲情 —— 家人嫌他 “长得奇葩”,亲爹甚至嘀咕他 “不是亲生的”,哥哥嫂子把他当累赘,连远房亲戚马德纳妾都要嘲讽他 “这辈子吃不上喜酒”。当马德带着抢走的相亲对象耀武扬威,当众人逼着他钻胯受 “胯下之辱”,马骥终于喊出那句振聋发聩的话:“我长这么丑,难道是我的错吗?” 这句质问,戳中了多少被外貌绑架者的痛处。
“既然你在江州府名声那么臭,何不去两万里外的罗刹海市?那里以丑为美,你去了一定算得上极品美男。”马德的嘲讽成了马骥的逃亡令。可踏入罗刹海市的那一刻,他才发现这是个更荒诞的世界 —— 猪鼻马耳的 “马户” 被尊为美男子,经营 “苟苟营” 的乌姐把他当摇钱树,地方官马大人为维护强权,竟想强行给他整容成 “驴牙狗鼻” 的 “标准美男”。“在这里,我说了算,没人能反驳我。”马大人的狂言,道破了这个世界的真相:所谓 “以丑为美”,不过是强权者扭曲审美来巩固统治的工具。当马骥拒绝同流合污,他被关进祠堂、扔进猪圈,甚至面临被 “改造” 的命运,这哪里是选美,分明是一场对灵魂的阉割。
在这片颠倒黑白的土地上,马骥遇见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子。檀儿小姐不顾婚约,痴恋他的 “与众不同”,甚至以死相逼求父亲放过他:“我喜欢的是马骥哥哥,不是你这个无耻之徒。” 而来自江州府的苏晚晚更像一道光,当马骥被众人围攻,她挺身而出质问马大人:“你身为地方官,怎么能强压百姓对你低头?” 这两份感情,一份热烈直接,一份理智清醒,却都戳中了同一个核心:真正的欣赏,从不看皮囊。就像苏晚晚后来对马骥说的:“我喜欢的是你的灵魂,不是你这副皮囊。” 这句话,成了刺破所有外貌偏见的利剑。
逃离罗刹海市的马骥,带着一身伤痕回到江州府,却发现家人依旧以貌取人 —— 他带回来的三位女子被骂 “不是正经人家的姑娘”,连母亲都叹息 “儿啊,要不是你长的丑陋,也不会讨不到媳妇”。但这一次,马骥不再屈服。他悄悄改变形象,用实力考取功名,当曾经嘲笑他的马德想抢走他的女人,当苏家因他的过去犹豫,他掷地有声地宣告:“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去迎娶晚晚。” 最终,他不仅赢得了苏晚晚的爱情,更让世人看到:真正的高贵,是灵魂的挺拔,而非皮囊的光鲜。
从江州府到罗刹海市,马骥的经历像一面哈哈镜,照出了世俗对美丑的粗暴定义。当罗刹海市的人指着他的脸说 “你简直是我们这里最完美的人”,当江州府的亲戚看到他变美后谄媚讨好,我们不得不思考:“以貌取人,失之子羽” 的古训,为何至今仍在重演?剧中那句 “长相能当饭吃吗?所谓嫁汉嫁汉,穿衣吃饭,能把你肚子喂饱就行了” 的俗言,看似现实,实则掩盖了多少对人性的漠视。而马骥的逆袭,恰恰证明了 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 的真理:命运从不偏袒皮囊,只垂青不甘沉沦的灵魂。
当马骥与苏晚晚站在阳光下,那句 “无论你是马骥还是马集,我都喜欢” 的告白,终于为这场荒诞之旅画上温暖句点。这部短剧最动人的,不是奇幻的设定,而是对现实的犀利解剖 —— 我们何尝不是活在某种 “罗刹海市” 里,用固化的标签评判他人,却忘了 “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,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”。愿你我都能像马骥一样,撕破偏见的枷锁,活成自己世界里的 “美男子”。